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吴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乃至走向21世纪时,中国农村改革思想理论的重要开拓者,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理论闯将。他站上宣传和理论前沿奋力吹响的农村改革号角,在思想理论领域振聋发聩,推动了农村体制改革者的实践,激发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理论研究者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他撰写的《阳关道与独木桥》一文,是这一时期农村改革的扛鼎之作。
 
  他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体制和分配制度研究,著有《中国农村改革实录》等许多著作。进入21世纪,他继续发表文章、出版著作,主张深化农村改革。他在2003年发表的长篇文章《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记农村改革突破阶段的的艰难历程》,对20世纪后20年中国农村改革作了凝练评述。
 
  吴象的人生跨度长达百年,著作宏富,他是中国农民百年命运变化的见证者、记录者。
  2019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象著作《伟大的历程——中国农村改革起步实录》封面
 
  1. 从黄山脚下奔向延安
 
  吴象,原名吴大智,1922年1月16日出生在安徽省休宁县商山村一个富裕家庭。祖父吴子鼎在清朝晚期中秀才,长于诗画,后来当过太原、包头的盐务局长,晚年定居苏州。吴象的父亲吴梅士长期在上海一家银行任职。
 
  家境宽裕使吴象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的苏州纯一中学,随即考入校址在南京的安徽中学读高中。陶行知曾任该校校长。吴象通过阅读鲁迅、艾思奇、郁达夫的作品,逐步接受进步思想。
 
  读了一年高中,卢沟桥就响起了日军全面侵华的炮声。吴象正在上海度暑假,亲眼目睹日军进攻上海的“8·13”战事。
 
  吴象的家在上海“租界”,离开苏州河不远,他隔河看到了战斗场面。日军飞机轰炸商务印书馆时,纸屑残片满天飞舞落在租界里,使吴象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危亡!”
 
  几天后,祖父来信说,因为战事,吴象就读的安徽中学已经迁往皖南,在黄山脚下的屯溪继续办学,要吴象去那里继续上学。
 
  听从祖父安排,吴象到屯溪又念一个学期。这时,侵华日军逐渐逼近皖南宣城,离开屯溪不远了。距离学校不远的公路上,撤退的国民党军川流不绝。
 
  虽然日军前锋在宣城被国军挡住,但是吴象再也无法安心读书了。有一天,他看到校门外张贴的广告,说国民党中央军校的浙皖赣干训班招生,决心投笔从戎。
 
  此时祖父阻拦,吴象还是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由此来到了干训班所在地江西景德镇。
 
  干训班条件很差,教官讲课也不能吸引学生,但有一个名叫陈钧教官讲课十分叫座。他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在当时国共合作的情况下,一开始干训班还拿他来炫耀,后来发现他有了影响,就暗中排挤。
 
  吴象喜欢这位陈钧教官,得知他将要离开干训班去武汉,就要求跟他同去。陈教官谢绝了吴象,但向他介绍同乡孔百川(中共地下党员)彼此相识。
 
  陈钧走后,吴象也决心离开干训班。不久,他和钟琪、张鸿书、陈历艰4人,拿着孔百川从新四军联络处开出的介绍信,一路艰辛于1938年9月来到陕北洛川,进入抗大六大队学习。
 
  这年,吴象16岁。
 
  2. 在延安和太行的抗战岁月
 
  1938年底,抗大五、六大队和陕北公学部学员数千人,组成抗大一分校,由何长工带领,挺进山西敌后办学。1939年4月,吴象随队来到山西后入党。
 
  抗大一分校出版油印校刊,吴象投稿发表了第一首诗。当年7月,从抗大结业的吴象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他到战斗连队当文化教员。
  上世纪60年代初,吴象(右1)与抗大同班同学文迅(中),程远高(左1)在广州合影。
 
  两个月后,他所在连队袭击日军在屯留的据点常村,缴获甚多。这是吴象第一次参加战斗,战后写了一篇通讯《夜袭常村》,发表在《新华日报·华北版》上。这篇文章引起了编辑部的注意,聘请他当特约通讯员。不久,他调到385旅政治部宣传科,在科长唐平铸领导下工作了两年。“文革”中,唐平铸曾任人民日报代总编辑。
 
  1942年,抗大一部分成员成立第三大队,又名“陆军中学”,主要培训战斗部队中有一定文化的宣传员、文书、警卫员。吴象先是调去编写教材,后来当文化教员。
 
  1944年,吴象随“陆军中学”返回延安,继续任教。
 
  吴象曾向笔者回忆这段经历说:本来,我们会更早回到延安。但是从山西返回延安的道路被日军封锁了,我们的队伍几次要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没有成功,就在山西农村停留、隐蔽,寻找机会。待我们终于找到机会突破了日军封锁来到延安,已经是1944年春天了,整风中的“抢救运动”高潮已经过去,没有“抢救”到我。否则,以我参加革命前曾在安徽屯溪参加国民党干训班的经历,肯定是跑不了要被“抢救”一番的。
 
  其实,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吴象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在1942年的日军大扫荡中,吴象患重感冒无法行军,和一位怀孕临产的女性一起,被安置在沙河县大山的一个山洞里隐藏,由一位小通信员照料。七八天后,粮食吃光了,小通信员带着那位女性走出山洞找粮食,恰遇敌人搜山,再也没有回来。是一位老大娘接济吴象一点菜汤、酸枣面,才使他免于饿死。最后,几名被打散的八路军战士路过山洞发现了吴象,把他带回部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大第三大队奉命去东北,吴象身在其中。队伍快走到张家口,突然奉命转而向南,于11月间进入太行区,这时获悉,学校不办了,所有人员到扩大的部队中去。
 
  这时,刘伯承、邓小平统帅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成军,吴象编入军区部队。新华社太行分社也成立了,负责人安岗听说吴象能写文章,将他和方德、杜展潮、荣一农等人一同调入麾下。
 
  吴象的新闻生涯就此开始。
 
  3.投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创办
 
  进入1946年,新华总分社跟随刘伯承、邓小平首长来到刚刚解放的城市邯郸。到春天,要创办中央局机关报了,吴象在安岗处领受任务,和邯郸市领导接洽找房子。
 
  邯郸市长王悦尘是从冀南行政公署派来的,治理城市很有一套。吴象找到王市长要求谈话。
 
  一开始,王市长对年轻的吴象还有些信任不足,随着谈话深入,他确信吴象要办的事情确实重大,马上找来几个重要部门负责人一起商谈。
 
  吴象告知诸位市领导,要创办的对开大报,是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是指导全局工作的,还肩负统战工作,将来会有外国记者来,也会有民主人士前来,所以办公的房子要像个样子。
 
  王悦尘市长表示完全赞同,说解放区应该有自己像模像样的报纸。他当场拍板,要办事人员认真落实。
 
  当时偌大的邯郸市总共没有几座比较现代的房子,火磨街德式建筑邮电局小楼称得上全市最好的房子,就决定用作报馆。
  1946年5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邯郸火磨街的这幢房子里创刊。这座房子,是当时邯郸最现代化的建筑,是吴象与邯郸市长王悦尘接洽确定下来的。今已不存。
 
  邯郸市领导马上带着吴象到现场看房子,发现果然相当理想。他们看到有一处楼板缺损,负责的干部立即答应修补。他们还应吴象的要求,找来几个沙发,有成套的,也有单个的,大体上都可以用。
 
  这座房子有电灯电话,木质地板配上沙发,即便在当时全国的大城市里,都称得上是硬件上乘的报馆。
 
  吴象找房子的任务完成得好,得到安岗的表扬,又交给吴象新的任务,要他到冀南银行贷款。吴象同样顺利完成了任务,从银行贷来一笔款,交给了从太行山下来进入邯郸的报社经理王友唐。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级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创刊。
 
  4.参加土改,首次调查农村土地制度
 
  在新创刊的《人民日报》,吴象是一名活跃记者。1946年夏,吴象成为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和《人民日报》派驻刘邓大军的随军记者。
 
  10月,敌方谣传“刘伯承阵亡”,吴象和方德奉命找到刘伯承司令员撰写报道以正视听。邓小平政委走来,当场口授文稿,吴象记录整理,当即写出《蒋方捏造“负伤”“牺牲”谣言,刘伯承一笑置之》的消息,刊登于1946年10月11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
 
  在解放战争的1946至1948年中,吴象先后采写了《记119旅的最后的溃灭》、《西台集六勇士》等16篇战地通讯,还有系列人物特写,分别发表于《人民日报》、《太行新华日报》等报刊。
 
  1947年夏天,吴象从前线返回河北涉县,参加临时新华总社的工作。
 
  1948年2月,他作为人民日报土改工作队队员,在河北武安县十里店村“土改纠偏”。工作队中有一对来自英国的年轻夫妇柯鲁克和伊莎白,他们为研究中国革命不远万里而来,深入革命根据地作农村调查。吴象与这对英国夫妇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有很多交流,学习到很多。这对夫妇从此留在中国工作,写出了关于中国土地改革的著作《十里店》,是宝贵的历史记录,吴象和他们的友谊一直延续。
  1947年底,从英国来到了河内武安十里店的柯鲁克和伊莎白夫妇,他们对中国农村的调查细致严谨,分析准确,深深影响了吴象。此后他们的一生都在中国度过,和吴象保持了终生友谊。
 
  完成了十里店的“土改纠偏”,吴象又和李原、杜展潮、罗林等,编入王中青领导的土改工作队,在百官村参加土改。然后他们赶往河北平山,参加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办。
 
  参加土改工作队,吴象首次调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民的分配问题。过去,吴象注重的是军事采访,从这时起,农村和农民问题,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的编辑和写作中。到后来,则是他研究和著述的主要内容。
  1948年春,吴象(左2戴军帽)参加人民日报土地改革工作队,在河北武安十里店搞“土改纠偏”时和农民交谈。 柯鲁克 摄
 
  1948年6月15日,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创刊,吴象由此成为华北《人民日报》——中央机关报记者。9月,他作为“华北记者团”成员到西柏坡学习,听取包括刘少奇在内的中共领导人对新闻工作的系列报告。记者团成员共20余人,其中不少人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多个省(区)党报的总编辑。
 
  1948年10月,解放军发起太原战役,人民日报抽调人员组成创办《山西日报》工作班子奔赴前线,吴象被选中奔赴太原前线。
 
  5. 在山西日报的岁月
 
  太原战役提前发起后,为配合平津战役全局转为围而不攻,直到1949年4月发起总攻,前后历时半年。
 
  总攻前夜,尚未进城的《山西日报》组成编辑部和通讯部两大部门,吴象任编委兼采访科长。采访科有20多人,来自《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等多个解放区报社。
 
  4月24日太原解放,《山西日报》在26日创刊。吴象于1950年3月任总编室主任,1953年任副总编辑,1961年任总编辑。
 
  在太原前线,吴象结识了太原军管会的刘玉,她在太原解放后担任市教育厅干事。不久前吴象在土改工作队的领导王中青进城后担任太原教育厅长。这年晚些时候,他一手办成了吴象和刘玉的婚姻。
上世纪60年代初,吴象、刘玉夫妇在太原
 
  刘玉,1932年11月出生在河北安国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抗日根据地长大、上学,当过儿童团长。中学毕业后在解放区创办的华北联合大学文化班学习,此后的1947年12月至1948年10月在石家庄第一完小工作。1948年秋到山西前线参加太原军管会工作,进城后任太原市教育厅干事。当年与吴象成婚后到《太原日报》工作。后来就读于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新华社工作至离休。
 
  吴象和刘玉白头偕老,有二子一女。吴象晚年写诗纪念彼此的婚姻:“皖冀相聚数千里,有缘结缡伴此生。”
 
  《山西日报》十分活跃。前十年主持报社事务的是史纪言、毛联珏和吴象,进入60年代后主要是吴象和刘山等副总编辑,吴象起着承接前后的作用。
 
  《山西日报》重视农村典型报道。20世纪50—60年代,重点宣传过平顺西沟,昔阳大寨,曲沃杨谈、河曲曲裕、平顺县川底等先进集体,以及李顺达、陈永贵、王德合、吴吉昌等劳动模范,他们中有许多人具有全国性影响,《山西日报》也因报道这些农业典型而引人关注,曾有“红旗报”美称。
  上世纪60年代山西日报社编委合影。左3为总编辑吴象,左6为日后接替吴象任总编辑的刘山
 
  吴象主持《山西日报》期间,经常到基层采访。1963年,农村经济有所恢复。这年深秋,他随华北局第一书李雪峰、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巡访晋东南等地,写了《从太行山到汾河湾》一文,以昂扬的笔调赞扬了调整农村政策的做法,描述农村经济由此得到复苏,赞扬为此辛勤奉献的人们。全文分3天在《山西日报》刊登,《人民日报》于1963年12月18日将此文合并在一个版上转载。
 
  在此前后,吴象采写了《梨乡同川》、《敢叫日月换新天》等农村调查报告和人物通讯,先后集结出版《梨花时节》、《敢叫日月换新天》、《南柳党支部工作的好经验》等书。
 
  20世纪60年代前5年,吴象身为《山西日报》总编辑,是一段高光时期,《山西日报》在宣传陈永贵、李顺达等农民典型方面很是引人注目。但是吴象本人后来认为,在对农村典型的认识上,自己其实是走了一段弯路的,在宣扬农业典型的时候格调越来越高,弓弦越绷越紧,终于曲高弦断。
 
  问题出在如何认识农民生产自主权和“按劳分配”制度上。
 
  6. 从往返京晋到前往安徽
 
  1966年5月,民族大劫难“文化大革命”爆发,北京市委被改组,同时改组《北京日报》编委会。吴象被急调北京,参加接管《北京日报》,任副总编辑。
 
  既然能够进京参加主持市委机关报,应该是得到器重的体现,但在吴象不然,一年之后,他被当做“走资派”揪回山西,关进“牛棚”,遭受了批斗、羞辱。
 
  他在1970年8月得到“解放”,任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不久兼任省委副秘书长。在这段时期,他多次到大寨采访、总结经验。
 
  《山西日报》对大寨的报道很早就开始了,经验越总结越多,渐渐就离谱了。接触大寨“经验”之初,吴象为大寨人艰苦奋斗的干劲深深感动,发自内心地为之喝彩,希望中国农民都学大寨,改变山河。在他主持下,《山西日报》将宣传大寨推向极端重要的位置,作为晋报的最大特色。
 
  文革岁月延续,围绕学大寨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纠纷,吴象处身其中,思考逐渐深入。他既为大寨农民治山治水的干劲所感动,也对那里限制自留地、停止集市贸易,不断“穷过渡”的“斗争哲学”渐生怀疑。特别是这个山中典型在农民分配制度上越来越偏离“按劳分配”原则、在“文革”中搞“大寨分”——评估分配,引起了吴象的警觉。山西农村长期的贫困现象,也促使他做更多的考察和探究,对照当年在武安十里店的农村土改调查,吴象的认识逐渐向历史深处走去。
 
  “文革”后期,在山西范围内,对于怎样学习大寨?已经触发了许多争议乃至冲突,吴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股漩涡的冲击,一度被免去职务,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1977年6月,万里调任安徽省委书记,很快发现那里历经10年“文革”,思想僵化的问题突出,人事纠葛复杂,影响工作。省委主要负责人决定,找一批多年在外地工作原籍安徽的干部回来工作。吴象原籍安徽休宁,在考虑之列。
 
  (上篇完,待续)
 
  本文所据历史资料来源于作者在2005-2006年,和2012-2013年间对吴象的访问。本文作者撰写的吴象传记,刊登于202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记者》丛书。
 
1983年夏,吴象(中)陪同万里在前往山西原平县视察的专列上
 
  (文中的吴象照片除有署名外,均由吴象子女提供)
 
  (2020年8月)
 
文章原载于“钱江说当代史” 微信公众号(2020年9月7日)
话题:



0

推荐

盛平

盛平

3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代史学者。主要研究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史,专注于胡耀邦研究。主要著作:《胡耀邦思想年谱》、《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