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80年对大批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家庭来讲,是一个苦尽甘来的回忆,是团圆之年。1979年12月3日,中共中央秘书长胡耀邦抱病在全国“文革”后首届人事局长会议上发表尽快解决大批干部长期夫妻两地分居的困难的重要讲话。1980年初,在胡耀邦讲话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全国组织人事部门全面动员,开始系统解决这个困扰中国社会30余年的难题。
 
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近30年间,由于政治运动不断,机构多次精简变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干部下放,夫妻分居问题越来越严重。大批干部、职工长期过着夫妻两地分居的艰苦生活。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分居夫妻的家庭生活,也严重影响了干部、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30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左的思想影响下,这个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而是越来越严重。据统计,1978年全国有全民所有制干部职工6400万人,其中夫妻两地分居者有600多万,其中干部100万。
 
早在1975年7月,胡耀邦到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时,就重视解决职工的两地分居问题,他指示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尽快解决科技人员生活中的困难。他把住房困难、工资低、夫妻两地分居、孩子入托难、缺少做饭的煤气罐(房子、票子、妻子、孩子、炉子即煤气罐)称为“五子”问题,中科院要“五子登科”,解决科技人员的这些困难。到胡耀邦同年11月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被再次打倒,他在中科院工作120天,就有400多对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因他的重视得以团聚。
 
8月17日,由胡耀邦主持制定的《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第六个部分中,专门谈到两地分居问题:各级党委和行政部门,都要关心群众生活,采取积极步骤,通过多种方式,解决群众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夫妇长期两地分居、住房、子女入托等)。解决生活问题的原则是:首先解决群众性的福利事业;其次是照顾特别困难的人;第三,领导干部不搞特殊化。《汇报提纲》是一份事关中国科技战线重大战略、方向、问题的重要文件,文件中具体明确提到要认真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在胡耀邦心中的分量。10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会上,胡耀邦讲道:科学院的两地分居有1400多户(不算国防科委回来的单位)。上个月26日我们向副总理汇报了,其中谈到我们院两地分居有1400户。9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关于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汇报会,胡耀邦、李昌参加汇报会,汇报科学院工作和讨论《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在汇报中,胡耀邦谈到科学院两地分居有1400户。邓小平对《汇报提纲》提出的观点是肯定的,国务院会议上也通过了这个提纲。邓小平特别指出,这个文件很重要,不但能管科学院,对整个科学界、教育界和其他部门也起作用。因为不久开展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汇报提纲》中所提出的一些主张和做法,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实施。
 
1977年底,胡耀邦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之后,一边力挽狂澜,领导平反冤假错案,同时重视解决干部、职工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由中组部牵头,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对职工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在1980年初全面解决两地分居政策正式出台前,人事劳动部门就已根据中组部的要求,在日常的调配工作中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据原国家人事局当年参与这项工作的海文同志回忆,胡耀邦曾讲过:解决一个人,全家人高兴,解决一百人,一千人高兴。(以上见海文《也谈胡耀邦推动解决“夫妻分居”》)
 
1978年8月26日,胡耀邦出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工会负责人会议并讲话。胡耀邦在讲话中呼吁工会组织要参加解决职工两地分居的困难。胡耀邦说:“我们全民所有制职工6400万,长期两地分居的600万,将近十分之一。一个城市、一个大三线,要在近几年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是不可能的,要跟同志们说清楚,但是可以不可以想些办法去解决一部分呢?能不能解决一小部分呢?没有人去关心,长期两地分居,发生的问题可不少,离婚、吵架,甚至是把孩子杀死。还有劳保福利,坚持按劳分配,你们工会不参加管,不说话,行吗?”
 
10月16日,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小型座谈会上,四川大学有人提出,现在大学青年教师生活负担重,两地分居、爱人户口在农村,不好解决,中组部是否能搞个统一解决办法。胡耀邦说,农村户口到城市比较困难。两地分居,全国有600万人。这个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经济不发达。假如我们每人每年有1000斤粮食,问题就好办些。这个问题要分轻重缓急,有步骤地解决,目前只能部分解决,600万一下子解决不了。我们能不能争取在1985年基本解决,那就要看我们的工作了。10月31日,胡耀邦在关于知识分子的一个座谈会上,谈到为什么对知识分子不再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胡耀邦说,要把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的注意力引导到大干快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方面去,尽快地改变我们一穷二白的面貌。生产上不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房子问题、两地分居问题,今年明年能解决吗?……用十年时间把我们的面貌大大改变一下,是有可能、有希望的。经济是基础,经济搞不好总是一个问题。
 
1979年2月10日,胡耀邦参加全国艺术教育等几个文化工作会议,并在会上谈到两地分居问题,他说:同志们还谈到两地分居的问题,十几年、20年不能团聚。这个事情知道不知道呢?知道。多少人呢?800万;200万干部,600万职工。这是分居10年以上的,10年以下的不算。牛郎织女还好,每年还可会一次。
 
1979年11月,《光明日报》发表小说《盼》,引起一时轰动。小说讲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北京科学院工作的某研究室副主任陈志先,和三年困难时期精简下放、回乡务农的妻子徐秀梅多年夫妻两地分居。徐秀梅急切要求回北京复职团居,却屡遭挫折,直到丈夫病逝也未能如愿。小说发表两个月收到700多封读者来信。一位署名“众难民”的读者给中央领导的信中说:小说是对“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苦难遭遇的控诉”。“中国解放三十年了。连夫妻分居问题都难以解决,使这些同志有家长期不得归,实在令人不解,不可想象。”(见海文:《也谈胡耀邦推动解决“夫妻分居”》)这篇小说反映的群众诉求,时刻撞击着从1975年以来就推动解决两地分居难题的胡耀邦。
 
12月3日,胡耀邦抱病参加全国人事局长会议并发表讲话。讲话分为6个部分,第6部分标题是“实事求是地逐步地解决干部的一些困难”。胡耀邦指出:对于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困难,要实事求是地逐步地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创造条件。
 
胡耀邦强调,“要重视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解决干部困难的前提,当然是发展生产,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能够解决的,我们要加以解决。比如说两地分居问题,两地分居一、二十年,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啊!你们听过这个相声没有,我听了心里很难受。当然,要马上都解决是不可能的。但可不可以想一点办法,调换一下。我们的党支部应该关心这个事情。”
 
据当年参加会议的海文回忆,1979年11月底民政部召开“文革”后第一次全国人事局长会议。会议期间,12月3日,已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秘书长的胡耀邦抱病应邀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地点在公安部礼堂。当时胡耀邦因眼疾住院。刚从中组部部长任上离开一年的胡耀邦,对新时期的干部人事工作成竹在胸。他事先毫无准备,讲话前用铅笔在一张纸上拟好提纲,兴致勃勃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在讲到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时,他动情地吟诵“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的诗句,以表达他关心干部疾苦的真情实感。
 
1980年1月21日,国务院批转会议纪要,要求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会议纪要正式提出“对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逐步予以解决”。同日,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关于逐步解决职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问题的通知》。指出:“解决职工夫妻两地分居,是关系到调动广大职工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大事”,对解决分居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和明确要求。
 
2月1日,民政部发出《关于解决各省、市、自治区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通知》。《通知》提出:根据全国人事局长会议的决定,今年在全国分片召开几次会议,“组织交换调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干部,以解决他们的困难”,片会开过之后召开全国调整会议。2月4日,民政部发出《关于解决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单位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通知》。
 
在全国组织、人事、民政、劳动部门的努力下, 3月、4月、5月连续召开华东、东北、华北3个片会,组织16个省、市、自治区人事部门商定解决夫妻长期分居问题。仅上半年,全国已有20万夫妻分居干部得到团聚。
 
新华社为此刊发由海文同志执笔写的题为《国家人事局在华北、东北、华北分片召开夫妻分居干部调整会议收到良好效果》的稿件,刊登在1980年7月22日《国内动态清样》第一九八○期上。胡耀邦看到后作了重要批示:“野萍同志:这是件大好事。只要有可能就要加以解决。什么问题控制得死死的,唱高调,耍态度,事不管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做干部工作、人事工作、劳动工资工作,不可能建立威信。这一点,要不断同有关同志打打招呼。”国家人事局立即将胡耀邦的批示印发给全国人事部门贯彻落实,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进展。
 
8月12日,胡耀邦对一封要求尽快解决长期两地分居问题的群众来信又作出批示。批示说: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是关系解决一个相当数量的国家干部、职工的正当要求,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杜绝不正之风的大问题。过去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可能加以解决,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越往后越有条件了。因此,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加以解决。
 
在胡耀邦批示的鼓舞和指导下,国家人事局于10月22日至11月4日在北京空军招待所召开全国夫妻两地分居干部调整大会,确定调整2万多名夫妻分居干部。据海文回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大会消息后,社会各界反应十分热烈。会议收到大量群众来信,赞扬会议深得人心。会后,国家人事局将《全国夫妻分居干部调整会议纪要》印发给全国。经过这样大规模的干部调整,建国以来三十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终于逐步得到解决。
 
11月23日,胡耀邦出席各省、市、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并作题为《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讲话,他在讲话中继续强调指出:我们对知识分子落实政策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对知识分子的使用还不够妥当,对他们的许多实际困难,如住房、两地分居、工资问题,也还没有很好解决。
 
1981年3月27日,胡耀邦对中组部宣教干部局《关于1980年知识分子工作情况的汇报》作出批示:据我看,没有什么办不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困难只是一下子不可能把工资提上来。其它的如平反不彻底问题,工作安排实在不合理问题,夫妇长期两地分居问题,子女上学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只要我们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加以检查、考察、督促,我认为都有潜力可挖,都可以创造条件逐步解决。胡耀邦这个批示,可以说是对1980年“团圆之年”全国人事系统攻坚克难工作的一个总结,胡耀邦真切关心知识分子(大部分是干部)的平反、落实政策问题,工作安排、两地分居、子女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这是每一个知识分子、干部家庭最为关切的核心民生问题。胡耀邦要求“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检查、督促,就“没有什么办不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都可以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称胡耀邦是他们的贴心人?因为胡耀邦把每一位知识分子、每一位普通干部、每一位工人农民看作是自己的亲人,为他们办事,为他们代言,替他们着急、操心。这些民生工程铸成了人们心中的丰碑。
 
原国家人事局局长焦善民就此事回忆说:我到国家人事局以后, 为打开工作局面, 着力抓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当时胡耀邦曾对我们说:“ 两地分居一二十年, 君在长江头, 我在长江尾啊! 你们看过这个相声没有? 我看了这个相声心里难受。当然, 要马上都解决是不可能的, 但可不可以想点办法互相调换一下。”我们以胡耀邦这个讲话为契机, 努力推动夫妻分居问题的解决。国家人事局在1980 年上半年相继召开了华东、东北、华北三个地区座谈会, 初步议定解决7000 人长期分居的问题。胡耀邦看到《国内动态清样》刊登的有关报道后, 再次批示:“这是件大好事, 只要有可能, 就要加以解决。”经过我们几年的努力, 有近90 万对夫妻得以团聚。(见焦善民《改革开放初期的人事制度改革》,2007年第5期《百年潮》)
 
据海文回忆,他当时就在国家人事局工作,有幸全过程参加了解决历史遗留下的大批干部长期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这项工作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进展顺利,收效显著,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欢迎。这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真心实意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胡耀邦是共产党人关心群众疾苦的楷模,永远值得后人缅怀、敬仰和学习。(见海文:《也谈胡耀邦推动解决“夫妻分居”》)
话题:



0

推荐

盛平

盛平

3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代史学者。主要研究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史,专注于胡耀邦研究。主要著作:《胡耀邦思想年谱》、《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文章